从手持POS机、自助收银台,到智能点餐机、医院挂号机,其背后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供应商——商米科技,日前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商米科技收入主要来自智能设备的销售,其次来自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收入计,商米科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
曾提交上市申请后撤回
公开资料显示,商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12月,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林喆,主要股东包括林喆、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沃邮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些股东均有较强的实力,其中上海云鑫创投由蚂蚁集团全资拥有。汉涛咨询是美团的并表联属实体,金星创投是小米集团的并表联属实体。深创投集团最大股东系深圳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米科技的BIoT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能设备及BIoT PaaS平台,每台智能设备均由专业商用操作系统(即SUNMI OS)提供支持,BIoT PaaS平台则提供统一的软件基础设施,配备即用型开发工具。
根据招股书,近年来,商米科技陆续推出了金融类、手持类、台式一体机类、自助一体终端机、配件类、无线类等多款硬件产品,覆盖外卖、供应链、餐饮、零售、税控、支付等全商业场景。
比如商米科技覆盖超过100个细分垂直领域,包括餐厅、超市、诊所、物流配送等,服务全球前50大食品及饮料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在中国超过70%的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及超过60%的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值得注意的是,商米科技曾于2021年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商米科技在2022年2月15日对监管的第二轮问询进行了回复。
彼时,监管机构就企业科创属性认定、产品技术智能化水平及毛利率合理性等核心问题提出质询。基于战略调整考虑,商米科技于2022年主动终止上市进程。
客户数量出现大幅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商米科技营收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和3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01亿元和1.81亿元。
过去三年超30亿的营收中,商米科技智能硬件设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3.89亿元、30.08亿元、34.38亿元,占总营收分别为99.5%、98.0%、99.5%。
2022年至2024年,商米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6亿元、3.5亿元和3.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10.5%、11.5%和11.4%。销售成本分别为24.5亿元、22.5亿元和24.6亿元,销售成本占据了公司大部分的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商米科技当前已经存在客户流失的问题。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分别有2506名、2337名及2262名客户。
在客户集中度上,商米科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分别为14.4亿元、8.9亿元及14.2亿元,分别占当年度总营收的42.3%、28.8%及41.1%;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6.6亿元、5.1亿元及7.6亿元,分别占当年度总营收的19.3%、16.5%及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