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法制与新闻》报道了一起“用线上收款工具套现信用卡”的案件,此案件和以往的利用线上收款APP进行信用卡套现、代还的案件差不多,嫌疑人均涉及到了非法经营罪,也让不少从业人士疑惑这类案件非法经营罪是如何认定的。
而《法制与新闻》的报道中就透露了该案的检察长是如何判断此案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具体一起来了解下。
据《法制与新闻》称,一款为小微商户精心设计的移动收款工具,支持微信、支付宝、信用卡等多种支付方式,无须硬件设备,拥有注册简单、快速收款、实时到账、费率低廉等多重优势,号称“收款神器”,实为不法分子专门开发的供用户进行信用卡“套现”的App,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网站广告等对该App进行推广。不到三年时间,就先后吸引了3.7万余人注册,涉案金额高达91亿余元。
2025年2月5日,经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主犯吕某良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其他4名被告人也均因非法经营罪受到了处罚。
2018年初,从事POS机市场推广的詹某某找到经营软件开发公司的吕某良,提出想要开发一款手机POS机软件,帮助用户刷信用卡套现,并从中收取手续费。
“他的公司搞技术支持,我来负责推广。”詹某某当时就意识到,用手机POS机比实体POS机成本低,推广更快捷,使用也方便。两人一拍即合,但是当时因为没有第三方支付通道,他们的计划无法实施。
后来,经朋友引荐介绍,2019年1月7日,吕某良、詹某某与上海银生宝公司(另案处理)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线上POS机项目,并取名“海草生活”。由银生宝公司提供第三方支付通道和支付牌照,吕某良负责“海草生活”技术开发与运营、维护,詹某某负责市场推广与发展代理。合同签订后,吕某良便安排弟弟吕某文负责项目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对接,公司员工尹某文、姜某颖和卢某3人负责项目研发、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经过多次内测,2021年4月,“海草生活”App正式上线使用。App里面包含收付款、扫一扫、话费充值、海草商城、信用卡申请、保险等功能,但除了收付款功能,其余功能都不能使用。用户只要用实名进行注册,绑定个人的身份证、储蓄卡、信用卡以及储蓄卡的预留手机号,然后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就可以成为该App注册用户。用户在App里点击“收付款”,输入金额,选择提前绑定好的信用卡作为支付账户,App后台就会为其匹配提前导入的商户信息,以虚拟交易的形式,进行信用卡刷卡消费,在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后,消费金额将自动返还至用户绑定的储蓄卡中,全程仅需10秒钟左右就能帮助用户成功提现。
方便、快捷,让“海草生活”App一经上线,便收获了大批用户。同时,为了躲避银行监管,吕某良等人还通过设置套现的信用卡和打款的储蓄卡不可以是同一家银行、套现金额不允许为整数、不能使用别人的信用卡来套现等规则,防止银行发现用户在“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