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POS中心-为您提供及时的支付行业资讯。银联POS机申请办理、售后维护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支付行业新闻

客服专线18180807559

全球视角下,支付的未来十年仍然充满机遇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5 13:05:53点击:
undefined

巨头强势、利润微薄、合规压力陡升,中国支付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深水区。然而从全产业、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看,未来十年,支付行业仍然充满着诸多机遇。

全球视角下,支付的未来十年仍然充满机遇(图1)


金融为表,服务为实

支付是否属于金融业务,在过去曾是广受争议的事宜。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过去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纲领文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支付机构定义为非金融机构。而随着时代发展,技术、市场的变化非常巨大。‌新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则已经不再争论支付是否属于金融业的问题,而是定义为非银行的支付机构,很多情况下支付已经默认属于金融范畴。

从非金融到非银行,这背后是金融科技发展,支付业务“交叉嵌套”带来的争议与形势改变。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支付业务其实更偏向于服务业,机器物料的布放、商户巡检与维护、受理标识张贴等等,均是重人力的服务业。

服务为重就缺乏金融的“躺赚”属性,金融巨头们对支付业务始终不太敏感。4月中旬,英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巴克莱银行就宣布出售收单业务,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巴克莱银行被认为是欧洲第三大收单机构。不想被收单业务所束缚,成为了其出售该业务的重要原因。

同期,全球支付公司(Global Payments)也宣布将其发卡业务出售给FIS,并从FIS手里接手收单巨头Worldpay,以扩大其在全球收单领域的影响力。但华尔街不看好Global Payments的这一动作,认为这是一次战略倒退。

总的来说,金融科技的确带来了支付玩法的大变革,但底层逻辑上,这依旧是用户、商户的社会性基础服务,支付巨头之外,生态依旧需要庞大的服务人员参与。


新业态带来新机遇

在后移动支付大战之下,我国账户顶层的竞争已经无太大波澜,两超多强的局势短期难以改变。然而支付并不是只有账户方,还有更加长尾且规模宏大的客户服务市场需要诸多玩家入局,而这一市场客户与场景多种多样,定制化需求高。这不是单一角色,单一模块化服务可以满足的,这给诸多玩家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新技术与新业态的诞生,也给支付行业的未来十年发展带来新机遇。

首先是AI带来的机遇。

近日,Visa与万事达卡均发布了各自的AI支付相关产品,即Visa Intelligent Commerce与万事达卡Agent Pay。前者能够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使用AI进行比价、商品喜好推荐等;而后者能将支付嵌入到AI应用场景中,满足AI场景下的各类支付需求。

两大卡组织的新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Token标记化等安全技术,帮助消费者在AI时代获得想要的消费决策。

此外,全球各大支付巨头也正在探索AI应用。例如智能路由、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等场景,都不断地被AI所替代,PayPal、Stripe、Adyen等知名支付企业均对AI给予了较大期待。

我国支付企业的AI探索并没有海外支付企业激进,一方面是我国的AI大模型自DeepSeek大火之后才逐渐被各行各业认可,另一方面监管对AI的态度也更加谨慎。

起步稍晚,也意味着前景更加可期。近日,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便刊文指出,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支付行业探索AI如何与各行各业结合,会是一个大热点。

此外,AI探索中也会遇到各种不适。近日,海外先买后付巨头Klarna CEO就指出,其原先的AI计划过于激进,AI客服带来了服务质量的下降,近期又重新启动了人工客服的招募。

也许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应用AI,但不是所有场景都可以简单粗暴地用AI取代人工。人工与AI之间的取舍与试错,最终形成AI与人工相辅相成的局面,会存在较长的探索期。此外,业界普遍认为,AGI通用型人工智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在这期间也将为支付行业带来机遇。


新IoT时代的机遇。

今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舞蹈,惊艳到普罗大众的同时,也让科技界感受到了IoT新时代的到来。行业预测,人形机器人走入家庭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而在这之前,对于支付行业来说,IoT支付该如何探索,又是新业态诞生下的一个新命题,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

在2020年,人民银行曾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银发〔2020〕248号)》,规范了代收业务适用场景,其中包括水电煤缴费、教培、还款等典型场景。但对于IoT场景来说,一次授权,多次自动扣款的需求也非常巨大,代收政策的可探索空间非常大。

稳定币与CBDC的发展。

花旗银行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稳定币的未偿付总供应量可能从2300亿美元,增长到1.6万亿~3.7万亿美元。

稳定币已经成为当下全球跨境支付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一市场基本情况已经被包括陈雨露在内的我国学者所认可,但如何将中国外贸发展与全球稳定币支付崛起融合,仍然存在较大政策开放空间。

当下东南沿海经贸发达的地区,上到百亿上市公司,下到夫妻店,或多或少地接触或者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收付。这一业态不由外贸企业决定,而更多的是全球客户所要求与期待。毕竟商户都知道,不支持一种主流支付方式,可能带来巨大的订单损失。

特别是中国外贸企业经常与亚非拉、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合作,外汇不足、西方制裁、地缘政治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稳定币成为了这些地区较为常见的支付方式。

稳定币发行方Circle CEO曾在2024年表示,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稳定币可能占“全球经济货币”的10%。

除了美元稳定币,商贸需求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中亚地区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其中的政策风险仍然难以预估。

但总体来说,在稳定币发展大势下,给全球支付带来不小的颠覆,也将诞生不少机遇。

稳定币之外,包括数字人民币在内的全球CBDC发展也较为迅速。美国基于美元的全球强势地位,使得其官方发行CBDC的可能性不大,而其他较为弱势的货币,基于国家金融安全考虑,仍然会大力发展CBDC,这也给了全球支付市场新的发展机遇。

综述,虽然我国在移动支付大战后,支付格局初定,得账户者得天下的逻辑影响下,顶层支付机遇已经不多。但是面对着各种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以及全球商户的数智化升级需求不断加强,支付产业的机遇仍然很多。




undefined
相关标签:
热荐产品
银联POS机·免费申请办理

━━━ 已有9352成功申请办理POS机━━━